400-123-4567
关键词:英语学习APP;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研究背景及目的
根据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的定义,移动学习是指“依托目前较为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利用目前较为常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 iPad、笔记本电脑等)更方便、灵活地实现教育科技领域的互动教学活动和信息交流。”移动学习具有灵活性、碎片化、辅助性、交互性、个性化、情境化等特点。它可以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习惯、喜欢的网站和常用的社交软件等,从而总结出学习者的学习习惯,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英语学习需要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可以随时随地用英语进行实时语言互动活动;移动学习方式的交互性、实时性特点符合英语教与学的特点,成为传统课堂的有效辅助手段。国外移动学习应用领域已涉及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培训、远程教育等各个方面。相比之下,虽然我国移动学习的应用和研究还不够广泛和深入,但随着认知度和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移动学习研究发展迅速。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APP自主学习英语的现状和适应状况,了解英语学习APP的使用现状。一是为大学生增强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可行建议;二是调查大学生使用的英语学习APP,挖掘此类应用在教学中的潜力,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指导。与移动学习方法的结合提供了参考依据;三是在广泛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具体建议,为应用开发者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更新相关软件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本科生。学术阶段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涵盖人文社科、理工科、艺术体育等专业。其中,仅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但未通过或未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人数占3.41%。大学英语四级、六级通过率为27.3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但未通过的人数占7.32%,未参加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的人数占61.15%。调查对象覆盖面广,样本比较全面。基于对移动设备APP和英语自主学习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设计了《大学生使用英语学习APP现状调查问卷》,共包括四类23项。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第三部分是大学生使用英语学习APP的现状调查;第四部分是意见建议调查。整篇试卷包括13道单选题、9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共收到有效问卷205份。
结果与分析
一、英语自主学习现状
由于文化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学生普遍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这一点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调查中近一半的学生(44.39%)每周仅在课后自主学习英语1小时左右,16.59%的学生课后完全不学习,课后自学时间分别为3小时和5小时左右。总加班率仅为39.03%。在自主学习方式方面,49.76%的受访学生选择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APP自主学习。研究表明,课后使用APP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与学习效果呈正相关。以背诵单词数为例,课后自主学习5小时和3小时的学生背诵的单词数增幅比独立学习1小时、不学习的学生高出近20个百分点根本不。这种正相关性还体现在使用APP后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自我感知上。调查显示,有计划、全程使用APP自主学习的学生中,超过50%的人认为自己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显着提高。
2、英语学习APP自主学习现状
结果显示,英语学习APP的使用频率更高。 18.05%的受试者选择“基本上每天都用”; 56.59%的被试选择“时不时用一下”。交叉分析显示,在各种自主学习方式中,通过英语六级的学生在没有必修英语课程的情况下更倾向于使用网络和英语学习APP(80.36%)。影响英语学习APP使用频率的主要因素是不了解(39.62%)、缺乏兴趣(35.85%)和不习惯(30.19%)。如何推广英语学习APP,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师和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学生使用APP的时间安排普遍不系统。时间安排选择“无计划、零碎”的占72.2%; “计划性、综合性”仅占9.75%; “两者结合”占18.05%。交叉分析显示,无计划、零碎使用英语学习APP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词汇量提高最少;而有计划、整段时间使用APP进行学习的学生,选择“大幅度增加、增加词汇量”的比例最高。在选择英语学习APP类型时,学生普遍偏好难度较小、工具型的学习APP,如有道词典、谷歌翻译、百词斩等。但对于英语资讯类、视频学习类APP的选择较少,要求较高。更高的词汇量、阅读和听力理解能力。那么是不是说这两类APP的效果就弱于工具类APP呢?学习动机与APP类型选择的交叉分析显示,虽然词典工具APP和专业学习APP的选择比例最高,但需要出国的学生比其他学习动机的学生更喜欢英语资讯和视频学习APP。 ,选择的人比例要高出 15% 到 20%。原因可能是准备出国的学生将来需要阅读英语教材、文献、听懂英语讲座;在当今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此类对英语综合水平要求较高的资源拥有广泛的受众,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专业也会影响学生对APP类型的选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选择英语资讯和视频学习APP最多,说明这些学生对难度较高的内容有更大的需求。并且使用APP后,听力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或有一定程度提高的学生总数(49.14%)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理工科专业占35.21%;艺术体育专业占为 33 .33%)。说明这两类APP对于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有很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更多地运用。
3. 英语学习APP使用体验
英语学习APP最大的优点是便携、灵活、成本低。这两点分别得到84.47%和73.30%受访者的认可。同时,其有趣的特点也得到了43.20%受访者的认可。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交互性和反馈机制上,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只有14.08%的受访者认可其互动性,只有19.90%的学生认为它有助于管理学习内容和时间。只有5.34%的学生选择“APP可以帮助我找到学习伙伴”。在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背景下,英语班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自然班级,英语课较少。如何利用APP让学生在课后找到学习伙伴,增强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是设计师努力的方向。多达48.06%的学生对APP反馈机制不足表示强烈不满。另一个缺点体现在其内容上。高达83.00%的学生认为当前英语学习APP的内容专业性仍有待提高。意见包括:“可供选择的APP太多,重点不分”、“资源更新缓慢”、“需要提供更专业实用的知识”、“加强‘复习巩固’”希望它能提醒我每天学习”“不仅要注重趣味性,还要注重有效性”、“准确性有待提高”、“要针对不同人群”、“更加人性化” ”、“软件首页设计杂乱、缺乏艺术”、“降低成本、避免广告”等等,这些都说明了APP设计者需要改善软件内容、隐私、整洁之间的关系。 APP和课堂教学,学生普遍希望将两者结合起来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但他们并不倾向于在网上发布作业结果或在课堂上展示,有学生表示:“我喜欢课堂教学和课后独立APP。”这说明教师应充分考虑和理解学生在使用APP辅助教学时普遍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应避免将APP学习变成一种评价手段,并应注意保护学生隐私。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使用英语学习APP进行教学是必然趋势。首先,学生课外使用APP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显现,APP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方面已初步取得成效。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重视这种新的自主学习方法并合理运用。其次,学生在使用英语学习APP自主学习时存在时间不足、缺乏规划、APP类型选择单一等问题。即便如此,APP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计划地使用英语学习APP可以帮助提高学生最看重的听说能力。最后,现有英语学习APP的主要问题是交互性和反馈机制不足。 APP学习资源的设计很少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没有后续的支持服务,缺乏与学习者的沟通和互动。学生无法通过APP找到学习伙伴或与其他学习者充分交流,APP没有有效的练习、评分和答疑功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软件开发商还需要在APP的专业性、安全性和易用性上下功夫。因此,如何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模式创新,成为教师必须积极解决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合理利用新工具英语学习APP,鼓励学生课后有计划地练习英语技能。教师必须引入新的方法和方法,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一方面,在英语学习APP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过度使用APP,将其变成一种新的评分和评价手段,从而增加学生的压力,产生对APP的抵触情绪。我们的初衷是通过英语学习APP平台增强课堂互动,让老师在课后参与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因此,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必须伴随整个学习过程,评价时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如建立学习者之间的小组互评,了解彼此的学习方法和状况,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英语学习APP的设计者可以与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合作,加强课程资源的标准化设计、开发和实际应用,从而提高APP内容的专业性。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为英语学习APP建立后期支持平台,在师生使用APP遇到问题时及时提供指导和反馈。在建立全面系统的资源评估机制方面,必须加强教师与APP资源管理者的沟通。此外,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学生用户的需求,推出更加人性化、更安全、更干净的软件。 (作者:郝晶晶、程剑锋、刘巧,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陈进军,张蔚然,狄红亮。英语学习APP与大学生英语素养研究[J].海外英语,2015(1):98-99。
[3] 陈子林.基于移动设备应用平台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3):71-73。
[4] 胡顺.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研究[J].科技情报,2010(36):192-194。
[5]康建东,石顺良,牛艳。基于APP技术的移动语言学习研究——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J].浙江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3):71-76。
[6]刘福义.谈谈新时代移动学习的优势与局限性[J].大学教育,2013(4):28-29。
[7]王建华,李静,张龙。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万茜,李鑫。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生英语APP使用研究[J].新校园:读书版,2015(9):22-23。
《北京教育》杂志社